“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物结构逐渐向安全、营养健康方向发展,乳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日益上升,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乳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产业,成为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奶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目前我国奶牛总数的80分布在我国北方,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的南方乳产品产量仅为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形成了我国极不合理的奶业结构,全国范围内奶产业布局的空间转移势在必行。
水牛具有适应性强、耐高温高湿、抗病力强、耐粗饲、容易饲养、使用年限长等生物学特性,其生产的水牛奶营养价值高,奶质优良,适宜于开发奶酪、乳清等高档次乳制品,具有乳用及综合开发的巨大潜力。因此,水牛被国际粮农组织(FAO)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家畜。中国本地沼泽型水牛2280万头(2004年FAO统计),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18个省区,如此丰富资源开发利用将有望使水牛奶业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第二大支柱。水牛奶的主产国印度和意大利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做出了非常优秀的示范,因此引进种源、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和技术是我国水牛奶发展的必然趋势。
引进优质种源,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有效促进奶水牛产业化的发展
1957年和1974年,我分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引进了河流型乳肉兼用水牛品种——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对中国本地水牛开展杂交改良研究,发现中国沼泽型本地水牛经过乳用河流型摩拉、尼里拉菲水牛改良后,其后代乳、肉生产性能成倍提高。其中杂交一代水牛年产奶量从本地水牛原有的700-800千克提高到1200千克,杂交二代水牛达到1500-1800千克,优秀个体达3600千克;杂种公水牛产肉量是本地同龄水牛的2倍(资料来源:广西水牛研究所)。
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畜场确保了我国仅有的2个外来河流型水牛品种核心种群的建立和自群繁殖,并培育出三品杂高产乳肉兼用水牛品种,成为全国唯一可提供良种水牛的种源基地。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地日渐壮大,由原有的50头发展到现存栏良种水牛800多头,饲养能力由原来的可存栏500头增长至1000头。同时为加快全国水牛的杂交改良的步伐每年向广西、广东、云南、福建、贵州、安徽、四川、江西、海南、湖南、湖北等10多个省份推广良种水牛100多头,区内水牛改良面已从最初的16个县发展到96个县。1999年2月广西水牛研究所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全国首批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乳肉兼用水牛的引进与开发利用”,2004年再度授予“乳肉兼用水牛的繁育推广与开发利用”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基地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效地推动了奶水牛业的迅速发展。
引进国外智力,打造水牛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研究的平台
优质奶用水牛种源的引进,为我国南方奶业的发展带来了佳音,也正是这一新品种的引进和发展,让我们感到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平乏,引进国外智力成为突破各项关键技术的重要策略之一。广西水牛研究所在国家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引进来,派出去”的原则,吸收他人技术,培养自有人才,创建高水平国际水牛科学合作与研究的平台,推动水牛奶业的迅速发展。
1、大力开展引智攻关,科研成绩硕果累累
在外专局的支持下,从1998年起广西水牛研究所针对水牛营养需要、水牛繁殖育种、水牛胚胎生物技术、水牛乳制品加工等方面开展了引智项目19项,引进外国专家28名,国内客座教授20人,在水牛的科学研究中多次取得重大突破。
意大利是世界水牛大国之一,其拥有闻名于世的地中海型奶用水牛优秀品种,平年产奶量达2300千克,利用这一优势意大利人打造了自已享誉全球的品牌——Mozzarella奶酪, 不仅如此该国的科学研究者在水牛的繁殖、育种、生物技术、营养、乳制品加工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近两年意大利水牛研究领域成为本基地引智的主要方向,先后引进专家6人次,尤其是意大利拉齐奥农业发展和改革中心Giorgio A. Presicce博士先后来华三次开展水牛B型超声波仪活体采卵技术试验研究亲临示范指导,并对水牛繁殖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本基地水牛生物技术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中国首次将B超引导活体采卵技术应用于水牛的良种胚胎生产;成功将B超应用于水牛生产中的早期妊娠诊断和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在世界上首次应用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以沼泽型水牛为代孕母牛繁殖良种水牛,并成功获得世界首例纯种犊牛。由于专家的积极合作和热情帮助,广西水牛研究所在良种水牛胚胎生产的关键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吸收和消化后,建立了完整的良种水牛胚胎生产体系,这一引智成果的转化将实现在种牛核心群的成倍扩繁,大大缓解全国水牛杂交改良种源不足的矛盾,这对中国水牛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肯定专家的突出贡献,2004年广西外国专家局授予此专家“金绣球”友谊奖。
在国家支持和领导重视下,水牛所坚持长期持续性地开展引智工作,加快各项水牛生产和研究中关键技术的攻克,并在引进后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取得硕果累累的科研成绩。自引智基地建设以来,在水牛育种、水牛繁殖、水牛营养需要、水牛乳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3项获国家级奖励,13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获地厅级奖励,尤其在水牛胚胎生物技术领域创建了五项世界第一:最大的试管水牛群;第一例完全体外化水牛犊;第一例双胎水牛;首次利用两种技术受孕并生产两头不同品种水牛,第一例利用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通过沼泽型母水牛成功生产出河流型水牛。2002年和2005年,广西水牛研究所研发中心分别被广西区科技厅分别评为首批“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和“广西水牛繁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外智力为水牛科学技术的攻关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促进水牛杂交改良的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加强出国培训,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中国奶水牛的发展进程一直以利用国外优良种源开展对中国本地水牛杂交改良来培育适应中国生存环境和市场发展的奶用品种,为此了解种源原产地的养殖技术、研究水平和发展现状是非常重要的。在引智基地建设以来,广西水牛研究所先后派出人员前往印度、菲律宾、意大利、保加利亚等水牛主产国学习和培训近40人次,科技人员更深入了解引进种源在原产地的饲养方式,所需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国际同类研究的发展动态和水平,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在今后的工作方针策略、研究方向方面深受启发。同时确保了水牛科研队伍知识储备的不断更新和意识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水牛事业中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队伍的建设。
3、搭建国际友谊往来的桥梁,建设水牛科学研究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引智工作开展的突出成效,促使广西水牛研究所更加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展开。在多年引智工作的基础上,先后与美国、日本、保加利亚、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越南、巴西、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的同领域专家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平均每年到基地参观、洽谈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和指导的国际友人和专业人士近20多人;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项;促使中国水牛事业在国际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杨炳壮所长受邀参加了委内瑞拉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水牛大会并当选为国际水牛联合会常务委员;2003年在印度举办的第四届亚洲水牛大会上,杨炳壮所长再次被推选为亚洲水牛协会主席,中国获得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举办权,该会定于2006年在南宁召开。这充分表明,世界各国同仁对中国水牛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中国水牛业的发展寄予厚望。
引智成果广泛推广,推动着奶水牛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1、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引智成果推广成效
通过多年的实践,水牛引智基地已逐渐建立起了一套集种牛推广、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后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水牛品改和饲养技术,有效促进了各地奶水牛养殖业的发展。在外专局的支持和资助下,建办了可容纳80人同时培训的培训中心,平均每年开展水牛养殖和繁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班2-3期,每年基地派出近100多科技人员到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基地成立以来为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省以及广西区内培训从事水牛杂交改良工作的一线科学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水牛杂交改良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农村水牛业的快速发展。
为提高农村养殖奶水牛的积极性:基地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录制了《三品杂水牛》、《水牛》和《发展农村奶水牛专业户》等系列科技录像,组织编写了《奶水牛饲养实用技术》、《奶水牛饲养实用技术问答》、《水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等书,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农民提供技术资料,大大促进了农民开展奶水牛养殖的信心和热情。
2、引智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着水牛产业的迅速发展
多年来引进国外智力为水牛生产在育种、繁殖、饲养管理、生物技术等方面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大大加速了种源基地的良种水牛的自群扩繁,通过以点带面辐射性在各县市推广种牛和各项技术的应用,带动了全区418万头水牛向乳、肉、役综合利用及方向发展,全区水牛杂交改良和奶业开发呈现喜人的局面,从最初的16个县发展到96个县,水牛杂交改良配种量逐年提高,仅2000-2004年就较前20年提高了390(1980-1999年);全区已建立水牛配种站2000多个;不少县市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奶水牛养殖示范小区,其中灵山县、北流市、兴宾区、武宣县、武鸣县、岑溪市、临桂县、富川县、浦北县、防城区等10个市、县、区为奶业开发示范重点,尤其在灵山、武宣、北流等县份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特有的农村奶水牛发展模式,成为我区奶水牛杂交改良和发展的典范。基地优质种源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并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后盾,极大地推动了我区水牛杂交改良的进程,促进了全区水牛奶业的飞速发展。
3、引智成果的推广应用,切实地为农民开创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引智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让农民朋友切实看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民的养殖奶水牛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养殖奶水牛的队伍日益壮大,特别是在灵山县文利镇,仅仅2002年一年就由原来的20多户增加到70多户,水牛奶日产量从170公斤上升到700公斤。通过销售鲜牛奶,饲养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经济状况,不少农民由此走上了致富道路,部分水牛养殖户年创收5万至10万元,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示范户。在农民的切实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农村水牛奶业呈现出最良好的发展势头,极大的推动了南方奶水牛这一支柱性特色养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证明:引进优质种源,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智在水牛奶业的发展历程、水牛奶业的崛起和新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引智也为我国、我区水牛事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的道路上,广西水牛研究所作为国家引智基地,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让引智工作真正成为促进水牛奶业发展的重大动力和连接国际市场和同类研究领域的桥梁纽带,让卸下犁耙的水牛真正肩负起振兴南方奶业、强壮民族的重任。